众精医学袁首道:构建贯穿UC诊疗全流程解决方案,恶性肿瘤将不再是不治之症发表时间:2022-04-02 16:54 《癌症早筛KOL100》 系列专访 第43期 嘉宾简介: 袁首道 先生 众精普汇医学 CEO兼联合创始人 尿路上皮癌(UC)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类型,包括发生于上尿路的肾盂癌和输尿管癌以及下尿路的膀胱癌和尿道癌。正如盛锡楠教授所说:“中国尿路上皮癌的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诊疗现状较为严峻。”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从过去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的男性膀胱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事实上,从精准诊疗层面出发,目前各类恶性肿瘤的诊断依然是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但膀胱癌、输尿管癌等癌种提取病理组织,需要进行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这样一来有可能面临感染、出血、疼痛等一系列潜在问题,导致患者的依从度甚至低于肠镜和胃镜,这意味着在临床上,很难通过镜检的方式去实现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诊。 同时,传统的非侵入式的诊断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基于尿液沉渣细胞的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以及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检查方案,均需要在医院病理科完成,同时 FISH检查无论成本还是技术要求都比较高,难度相对较大,并且结果判读也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所以,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泌尿外科的医生和患者对于更加准确、更加易于操作的非侵入式泌尿系统辅助诊断的检测技术和产品,有着刚性且强烈的需求。 与此同时,众精医学也在着手开发基于前期和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共同进行的横向研究的管线。例如,开发检测已经确诊为UC患者的分子分型的产品,为确诊患者该采用何种治疗策略提供技术支持。 袁首道先生表示:“现阶段,从外科策略上来讲,选择根治术还是局部切除术,往往是基于患者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等相对主观的因素,我们希望通过分子检测的方式,提前预判患者肿瘤的侵袭性的强弱,从而为外科治疗决策提供更明确的数据支持,以确定患者更适合进行根治术还是局部切除术。” 众精医学第三个层面产品管线的开发,则聚焦于更为广泛的肿瘤高危人群的尿路上皮癌的筛查产品。“实际上,筛查产品的研发需要经过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类产品本身需要的周期以及总体资金投入都会更高,但它能够解决高危群体包括老年人、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以及从事化工生产等人群的需求,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袁首道先生说道。 第四个层面,众精医学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尿路上皮癌诊疗闭环,推动伴随诊断研发管线。袁首道先生表示:“这意味着当患者需要使用相应的抗肿瘤药物的时候,众精医学的检测技术能够在伴随诊断层面帮助患者精准地选择药物,让患者更好地获益。” 其次,众精医学的检测平台是qPCR平台,而根据国家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需要配备qPCR检测平台,因此众精医学的平台能够更广泛地投入各层级医疗机构,帮助更多患者实现精准辅助诊断。 关于《癌症早筛 KOL 100》 《癌症早筛 KOL 100》访谈栏目由早筛网、基因谷、医世象联合出品、全网发布,本栏目旨在邀请国内外肿瘤领域的专家和企业领军人物从“产、学、研、医”的不同角度,分析癌症早筛的技术路径、临床转化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行业前行和百姓福祉指明方向。 |